
本报记者 张静远
又到了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甲级资格认定的时间了。5 月 30 日,财政部开始集中接收代理机构申报材料。
依据 5 月 7 日中国政府采购网上发布《关于做好 2013 年第一批政府采购甲级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工作通知》)及其附件内容,财政部对此次申报材料提出了更加详细的要求。
这些要求会给此次申报工作带来怎样的变化?记者来到了材料申报现场。
操作规范的流水线作业
5 月 30 日一早,记者在材料申报现场看到,11 家来自北京的代理机构拖着拉杆箱、扛着大纸箱前来申报材料。
在办公室外墙的醒目处,贴着申报工作流程:第一步为资质证明材料申报,第二步为专职人员证明材料申报,第三步为业绩证明材料申报。每一家代理公司负责人走完这 3 个步骤后,由一位工作人员将结果汇总起来,并为其发放回执。办公室里面,记者看到 3 张桌子并成一排,每张桌子后面坐着一组(2 名)工作人员,此外还有一名流动工作人员负责综合工作。“这次初审采用流水线作业形式,其流程可以和计算机程序相媲美。”一家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这样评价。
现场工作完全依照《工作通知》附件 1《政府采购甲级代理机构申报审核工作流程》进行,要件不齐全或者装订不规范的,现场将一次性告知应补正的要件材料以及补交时间;要件齐全且装订规范的,申报材料被正式接收,并于 6 月 14 日起 20 个工作日内集中复审。
有公司因材料准备不齐全放弃申请
今年的申报现场似乎比历次更加安静。记者观察发现,此次前来申报的单位数量比往年略少。依据 5 月 28 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的《关于 2013 年第一批集中认定政府采购甲级代理机构资格的排号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排号通知》),安排在 5 月 30 日申报材料的代理机构共有 15 家,而当日前来申报的只有 11 家。当记者联系几家尚未准时到场的代理机构时,有公司称因材料准备不齐全而主动放弃此次申报。
今年材料申报要求较之往年的确更为详尽。依据《工作通知》附件 2《政府采购甲级代理机构资格申报工作规范》的要求,社保缴纳明细表和银行缴款单据都被列为此次申报的必备要件,以便有效甄别各公司社保缴纳证明材料的真实性。
据了解,为方便代理机构顺利完成申报工作,财政部进行了一系列部署。《工作通知》为各家代理机构预留了 24 天的准备时间。《工作通知》及其附件在 5 月 6 日发布,告知各家代理机构需准备的材料和申报流程;5 月 30 日起,财政部集中接收代理机构申报材料。
依据《工作通知》的规定,5 月 28 日,中国政府采购网如期发布《排号通知》。为方便各地代理机构来京办理此次公司,排号顺序以各地距京路程为依据,在京代理机构被排在第一天接受申请材料初审。申报工作于 5 月 30 日和 31 日、6 月 3 日至 7 日这 7 个工作日进行。在京代理机构于 5 月 30 日前来申报材料,而来京最不方便的西藏、云南等地代理机构则被安排在 6 月 5 日。记者采访得知,此次网上报名参加资格预审的代理机构共有 151 家。
仅 1 家公司通过初审
记者在现场得知,在 11 家代理机构中,仅 1 家的申报材料在 5 月 30 日当天通过初审。按说需要提交的材料已经如此明确,各家公司据此认真准备即可通过材料初审。为什么绝大部分公司仍没有通过呢?
某公司因为此次社保资料要求更详细而“吃了亏”。该公司准备的人员社保材料中有部分人员资料为退休员工,不符合申报材料要求。公司代表告诉记者,因人员出差导致人员相关材料不全。而另一家公司相对顺利一些,该公司的业绩证明内容与装订顺序完全符合附件内容,顺利通过第 3 步初审。
据记者观察,有的公司派来 4-5 位代表,每位负责申报材料的一部分内容;而有的公司只派了 1-2 名工作人员前来申报。前一类单位的负责人员较多,且能够分工合作,在各个步骤中,通过率相对较高。